導(dǎo)航列表

舒伯特: 漂泊者與自然神殿

2013-07-25  來源:深圳特區(qū)報(bào)  【字號:  

  ◎ 賈曉偉

  西方作曲大師群落里,舒伯特是最熱衷在音樂里描述大自然與心靈關(guān)聯(lián)的人。他的《鱒魚》像一幅鮮活的水墨畫,盡現(xiàn)鱒魚的游動與回旋;無論弦樂與鋼琴結(jié)合的五重奏版本,還是作為藝術(shù)歌曲吟唱,都妙趣橫生,百聽不厭。看過一張碟,是杜普雷與巴倫博伊姆等幾個小伙子一起演奏《鱒魚》的版本。五個人練習(xí)時有說有笑,登臺后卻一臉肅穆,額頭滲汗;尤其是小提琴手帕爾曼,因?yàn)樘侄@得難堪。當(dāng)年的杜普雷真是年輕,大提琴的運(yùn)弓深重,用力,比其他四人都要更加投入。音樂于她不是游戲與手段,而是生命與本質(zhì)。由此想想舒伯特,不也如此嗎?對他而言,大自然與人生一樣多有無常與變化,生命的真相在飄忽之間。

  學(xué)者說,舒伯特不信宗教而陷入一生情緒的消沉,盡管也寫宗教作品,但宗教對其無安撫作用。也許應(yīng)當(dāng)這么看,舒伯特從不是西方意義上的虔誠教徒,但卻屬于大自然神廟中奔走的靈知使者。他更像古希臘人,內(nèi)在的情感向大自然寄寓與傾訴,而非向宗教的母體或信仰的終極尋求。他的《圣母頌》感情圣潔,萬語千言藏在簡單的旋律里,至于音樂里的那個渴望的對象是圣母,或是高遠(yuǎn)天空慢慢消失的一團(tuán)光,都不再重要。舒伯特不想在宗教里安身立命,因?yàn)樗麑懙亩嗍乔啻簮壅咴谄粗飞系氖?,一如自然本體在四季的輪轉(zhuǎn)里的失落。只是這種失落讓舒伯特哀痛并失去耐心,只得在音符里再現(xiàn)。他也許不信太陽明天會照常升起,而今天太陽的西沉,是唯一的真實(shí)。

  舒伯特作為“漂泊者”,是詩人蘭波與哲學(xué)家尼采之前的先驅(qū)。詩性,本身就是大地上的被逐者,暗夜幽靈,不可能在世間得其所位,是其所是。尼采寫過《漂泊者及其影子》,因?yàn)橐蚴澜鐚で蠖坏?,因此成了“漫游”之人;蘭波逃離歐洲到非洲大陸游蕩,最后腿部生疾,仿佛接受了詛咒,三十多歲就與世界作別。舒伯特所代表的,是詩性的流浪族,在世界里找不到感情的對位者。也許,在大自然的神殿里要比在教堂或教會里,更適合生命的尋找,那里從不抽象,適合愛者的多重變形。

  上世紀(jì)九十年代初,我就買過一張笛卡公司出品,皮爾斯擔(dān)綱主唱的《冬之旅》。這是舒伯特的套曲作品(共24首,最長的曲子不到六分鐘,短的一分多鐘,鋼琴伴奏布里頓;布里頓是英國作曲大師,與皮爾斯相知甚深),是迄今為止藝術(shù)歌曲的巔峰之作。此片1991年由老錄音重做后出品,我買時感嘆,可以與歐美樂迷同步聆聽了,算一樁樂事。

  舒伯特寫《冬之旅》,用的是1824年三十歲即去世的德語詩人穆勒的詩句(舒伯特1828年與穆勒年齡相仿地告別人間,都是短命天才)。作品描寫了詩人在世間的流浪,大自然里的漂泊。但時值深冬,流浪者最難面對的季節(jié),周遭沒有溫暖與慰藉,死亡在前面等候。這部套曲里傳達(dá)的,是與舒伯特譜寫歌德《魔王》一致的主題。

  迄今存世的舒伯特600多首藝術(shù)歌曲里,為歌德詩歌配曲最多,其他多是二流三流詩人的作品。但舒伯特從不管詩人名氣大小,“感動”是其唯一選擇的準(zhǔn)則。他熱愛描寫大自然的悲傷詩句,把大自然的冬日殿堂選作這個世界的寓言與象征。詩人,一個渴望者與愛慕者,不能被愛人接納進(jìn)溫暖之屋;他有的只是冬天孤寂的大樹與白茫茫的荒野,上帝賜給他的還有獨(dú)自傾訴的歌聲。

  聽舒曼或勃拉姆斯的藝術(shù)歌曲,很少有在大自然中的感覺。唯有舒伯特在其歌唱里完成了個人與千變?nèi)f化大自然的結(jié)合,前無古人,也難被后人追隨。自然作為圣殿,是浪漫時代的主題;到了象征主義的年代,仍未失去意味。但接近現(xiàn)代,自然的寓意丟失殆盡;隨著此根鏈條的斷裂,人與世界的關(guān)系開始走向荒謬,到后現(xiàn)代社會則是徹底的虛無。由此聽舒伯特藝術(shù)歌曲,會讓人體驗(yàn)失落的青春歲月,“經(jīng)驗(yàn)”之國降臨之前的“天真”。二十年來聽這張唱片,聽者見證的已是神殿的消失,眾人在世間的漂泊。

編輯:梁碩芳